農歷七月十五中元節的來歷(農歷七月十五中元節是什么節氣):投資風險

時間:2023-12-17 06:08:24 作者:投資風險 熱度:投資風險
投資風險描述::一、中元節的來歷 中元節,又稱“佛亡日”,是每年農歷七月十五日,即七月半的一個重要傳統節日,由中國古代傳說中的“中元靈鬼會”而得名,是漢文化的重要節日。 二、關于中元節的傳說 中元節的傳說出自中國古代傳說,當年,佛祖釋迦牟尼在地藏谷講經8700年,整整7月15日,因此,這一天成為佛亡日,也就是中元節。中元節有觀禮三忌:禁止纏綿悱惻、發嗔發怒以及要求人們要節制飲食,靜坐諦聽經文。中元節之所以受到大眾推崇,是因為大家都知道,《佛經》宣稱:“七月十五中元節,臨此日佛法興,諦聽說法是令,三千眾生放生,故稱為中元節。” 三、中元節的習俗活動 中元節是漢族的傳統節日,習俗活動很多,它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節日,明清時期更是一年一度的盛事,全國各地的習俗隨地而異,但大體相同,有的地方是借此向佛祖燒傘,有的地方是拜拜祖宗,還有的會舉行“謝老母”和“謝上帝”之類的儀式。各地都會有“小曹”、“看黃梨”等活動,還可能會有打谷、祭祖、釀酒以及其他各種宗教儀式。 四、中元節的現代意義 中元節的宗教意義在現代已不存在,取而代之的是它的民俗性和平民性,成了國家就職典禮和軍隊等高級典禮中所不能取代的重要內容。此外,中元節還是一個隆重的文化節日,并且各省各地都有自己獨特的習俗,今天,中元節既有保留古老文化的價值, 又有福氣、和諧及興旺發達的美好滋味。 (一)中元節的前身——“五穀節” 據史料記載,“中元節”的前身即是“五穀節”,“五穀”指的是五穀種類的糧食:小米、大米、谷子、稗子和麥子。節日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夏朝(公元前2070年-公元前1600年)開始的中耕時代,而后又經歷了殷商時代(公元前1700年-公元前1150年)、周朝(新中國成立之前一千多年間,“中元”期間,周朝人民開始迎接中元節)至今。 古代中國農民祈求高穹宇中有樂師奏出森林般的悅耳調子、祈求旱澇安康、節令富饒成為節日期間重要的內容,以示封建統治者及時準確地提醒自己要把“天子之仁”護航到民間,把節令完整的傳播到社會基層,把民間的傳統生活禮儀正確的傳播和運轉起來,凝聚起全社會的凝聚力和流動力。 在清朝,五穀節更名為“中元節”,主要向五原神祭祀,表達對節令豐足和耕種安康的懇切祈望。 (二)中元節傳統俗稱“看燈” 在迎接中元節的同時,秉持著積極、熱烈的心情,人們又從古至今習俗傳統中選取到一種特別的活動:“看燈”。這種習俗是在一派祥和的喜慶氣氛中實施的,尤以流動燈會最受歡迎。“看燈”的習俗歷史悠久,起源于唐朝,早期就有燈會舉辦,但是那時候的燈會只會向宮殿中的貴胄獻禮,到了明清時期,中元節和燈會才真正成為民間大眾參與的活動,及后很有傳播和發展,如燈龍、燈籠、燈臺等等,都彰顯出無比艷麗燦爛的光芒,見證著“中元節”2700多年來的流傳史。 (三)中元節的“葬習” 我國古代把葬習“善除、謚諱、祠廟”稱為“叁葬習”,其中“謚諱”就起源于中元節,以示尊重和祭奠祖先之意。古人認為中元節可以貼近元首、奏樂贊禮、尊慶諸神,此時的謚諱可以使死者以祖先的價值出現,此乃一種尊敬精神實踐。而每年的中元節,正是葬習的好時機。 (四)中元節是我國傳統節日 中元節是我國傳統節日,它既保留了夏、商、周及明清等時期的祭祀文化,又延續了秋祭、五穀節、五方崇祀、大宗昭禮等,可謂融會貫通,形成自己的一套祭祀文化。 中元節也是一個值得我們思念、懷念的節日,它代表著我們傳統文化的獨特性,也一直在影響著我們人們,使我們保持著去尊重、愛護祖先的傳統,把傳統文化和習俗發揚光大。
站長聲明:以上關於【農歷七月十五中元節的來歷(農歷七月十五中元節是什么節氣)-投資風險】的內容是由各互聯網用戶貢獻並自行上傳的,我們新聞網站並不擁有所有權的故也不會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您發現具有涉嫌版權及其它版權的內容,歡迎發送至:1@qq.com 進行相關的舉報,本站人員會在2~3個工作日內親自聯繫您,一經查實我們將立刻刪除相關的涉嫌侵權內容。